@所有人,此福利专治节后综合征!
节后上班第一天,不仅身体疲惫,脑子也好像转不动了,提起什么都没精神……你大概是被“节后综合征”缠上了!
“节后综合征”都有哪些症状?
在一些人心里,“节后综合征”约等于假期后不想上班、拖延的借口。
可实际上,“节后综合征”虽然不是医学诊断疾病,却也会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表现:
生理症状:
失眠/嗜睡、肠胃不适、肩颈酸痛,头晕乏力、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。
心理症状:
焦虑烦躁,空虚感,注意力涣散,决策困难,还有人会因为出现这些症状而产生挫败感。
另外,严重的朋友甚至还会出现心悸、手抖等躯体化症状。
出现“节后综合征”,要如何应对?
想要让自己快速摆脱“节后综合征”,可以从它的产生原因入手,再对应着进行调整。通常来说,“节后综合征”的出现与这三方面有关系:
社会生物钟与个人生物钟不协调
假期里熬夜晚起,强制恢复到早八晚五、早九晚六的上班时间,不少人身体难以适应,会出现越休息越累的感觉。
多巴胺戒断后的心灵空虚
旅游、聚会、看视频……放假期间的各种活动会给我们带来多巴胺、内啡肽,让内心愉悦。回归工作后,这些会迅速下跌,大脑因此陷入“饥饿状态”,内心也容易焦躁。
社会角色认知失调
工作时我们需要扮演“好同事”、“好下属”、“管理者”等角色、适应不同的社会规则,和假期“自由人”状态差异较大,容易让人出现抗拒心理,出现拖延、走神等行为。
弄明白原因之后,我们就可以对应着采取措施,克服“节后综合征”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,更快进入工作状态~
调整作息:
本周大家可以尝试,在计划睡觉时间的前1个小时开始,关闭视频、游戏,进行20分钟冥想,或用红光小夜灯搭配白噪音方式,平复内心情绪。
安排“心流启动器”:
心流(Flow),是指人在全神贯注时产生的愉悦感。斯坦福行为设计实验室提出,特定的动作序列能快速诱导心流状态。简单来说,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安排“固定仪式感”,提升工作时环境的舒适度,来帮助自己快速进入工作,比如在办公桌上放置薄荷精油、设置桌面壁纸等。
任务细分:
把需要完成的事情、工作拆分成一系列的小节点,分散任务难度、减轻抗拒心理;还可以给自己安排一点“小奖励”,激励自己工作。
平安好车主推出“打工人福利周”活动
多样惊喜福利,为你补充工作活力~
通勤打车有特惠 福利加码
每周一至周四7点,进入活动专区
完成通勤服务订单
(支付金额≥9.9元计一单)
1笔可得5元打车/停车抵扣券
5笔可得视频会员月卡4选1
记得抓紧时间领取兑换~
校对:杨旭
责编:刘新
消息来源: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
1、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。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北国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北国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