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古人比我们更会避暑,90%人都不知道的好去处!
高温预警又双叒来了,很好奇古人在没有空调、电扇的情况下,面对“出门5分钟,流汗2小时”的酷暑,是怎么活下来的?
我来给大家解答一下,首先,古代的夏天并没有现在这么高的气温;其次,古代有很多避暑胜地,纯天然降温可比吹空调舒服多了。其实古人们把这些“旅游攻略”都写在了诗里,我们一起来看看~
李白打卡:黄山幽谷
《夏日山中》
懒摇白羽扇,裸袒青林中。
脱巾挂石壁,露顶洒松风。
暑气蒸腾,这种天气让诗仙李白都忍不住“躺平”了。一头扎进山里,连扇子都懒得摇,任松间凉风穿透发丝,用心静与自然的共振去感受真正的清凉,可谓松弛感拉满了。
根据诗中描述的松风阵阵,与其最贴近的就是黄山幽谷、北海一带了。那里至今古松蔽日,松涛带来天然冷气,避暑效果“杠杠”的。李白要是有朋友圈,点赞怕是要破万了~
王维认证:庐山竹林
《竹里馆》
独坐幽篁里,弹琴复长啸。
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
谁能想到这首小学生都会背的诗,居然是一份避暑攻略~竹子天生就是“降温高手”,大片竹林不仅能遮阳,还能形成天然的小气候。
仔细想象一下,密竹滤去燥热,只筛下斑驳月影。竹叶摩擦的沙沙声,还有白噪音疗愈的效果。若说这竹林还是要去庐山,修竹万竿,还有云海可以看,随手一拍就是大片,氛围感十足。
杨万里力荐:西湖泛舟
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
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
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
这首诗让西湖成了夏日顶流,古人夏天在西湖上坐着游船,不仅可以看荷花、赏美景,还会把李子、西瓜浸在湖水里冰镇,也就是所谓的“沉李浮瓜”。
所以古人就算没有冰箱也丝毫不受影响,湖水的冰镇效果一样好。天气闷热时,吹着湖风,吃着透心凉的瓜果,比我们在沙滩上喝冰镇饮料还“酸爽”!
苏轼终极安利:
岭南藏着四季春山
《惠州一绝》
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
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
这首诗属于《食荔枝》两首诗里面的其中一首,在诗里苏轼把岭南罗浮山夸成了“人间仙境”。这里常年云雾缭绕,四季如春,最绝的是还有荔枝可以吃!
在罗浮山的树荫下,吹着微风,吃着清甜多汁的荔枝,再热的天也能瞬间治愈。难怪苏轼被贬惠州时还能写出这么潇洒的诗句,原来罗浮山才是他的“快乐老家”!
看完这些,相信不少坐办公室的朋友们已经按耐不住了。别急,等到周末或节假日,可以先乘坐交通工具抵达旅游城市,再用好车主打车服务直达目的地,省下找路时间,出行轻松无负担~
校对:杨旭
责编:刘新
消息来源:平安产险辽宁分公司
1、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。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北国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北国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