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阳爱心人士第8次组团献血 62岁退休干部欲飞江西去献血

2025年7月20日,沈阳爱心人士张策、全国劳动模范王玉伟等20余人一同相约走上献血车,无偿献血达7200毫升。这已是该爱心团队第8次组团献血,累计献血达三四万毫升。其中,2人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、银奖。
该爱心团队发起者、沈阳退休干部张策,热衷于公益事业,从开始一人献血到带动妻子和女儿全家献血,坚持献血20余年,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。2022年,听闻沈阳血库血液库存不足,张策身先士卒带头献血,并积极组织身边好友们一起组团献血,从而拉开了爱心献血序幕。
2023年,张策退休了。此时,张策已累计献血39次,只要再献血一次,就可以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。然而,按照献血相关规定,年满60周岁就不能再献血,张策留下了一个遗憾。虽然自己不能献血了,但张策积极组织身边的好友们一起组团献血,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媒体记者、商业人士、大学教授等为主的30余人爱心献血队伍,每年开展两次定期献血。爱心献血队伍越来越壮大,其影响已经波及到辽宁大连、四川、重庆等地,每次献血量均超过了5000多毫升。

在众多爱心献血者中,曹芙蓉是名退役军人,在部队开始献血,后加入张策爱心献血团队,除了每年捐献两次全血外,还不定期地捐献血小板。目前,其无私献血已达到42次,已经达到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标准,正在申报中。
《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》规定:全血每200毫升按1次计算;单采血小板每1个治疗单位按1次,2个治疗单位按2次计算。自愿无偿献血达20次及以上的献血者,可授予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;自愿无偿献血达30次及以上的献血者,可授予银奖;自愿无偿献血达40次及以上的献血者,可授予金奖;累计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3次以上者,可获终身荣誉奖,仅表彰一次。

每次献血,全国劳动模范王玉伟积极协调献血车、张罗组织大家献血。王玉伟原在辽宁省红十字会从事慈善工作,曾帮助了许多病患者,汶川地震时推迟婚期奔赴一线抗震救灾,表现突出被党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联合表彰为“全国抗震救灾模范”,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。2019年10月,王玉伟荣获党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联合颁发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”。后来,王玉伟辞职创业,创办了“赤橙红鼎”和“北方招标”两大品牌事业,安置就业岗位30余个,每年为社会缴纳税款超过100万元,继续为振兴辽宁做奉献。目前,王玉伟已累计献血3500毫升。
温俊勇血型为B型RH阴性血,属于稀有血型,被称为“熊猫血”,虽是后加入者,但其已三次献血1200毫升。《人力资源》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寇斌因身体原因不能献血,但其爱人、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刘一洋闻讯匆忙赶来成功献血,这已是她第五次参加集体献血活动。杨兆斌虽然晕血,仍坚持多次前来献血。王思陌、谢小平、梁肖、彭高云、石立飞、王天抒、袁金泰、苏畅、孔德杨、王子丹等人都是积极献血参与者,多次参加集体献血活动。两年来,大家献血时都带着孩子一起来,让他们一起来见证参与,从小培养他们乐于奉献精神。
听闻海南、江西修改献血法将献血年龄从60周岁延长到65周岁,62岁的张策直接购买了近日机票准备飞到江西献血。张策说,无偿献血,奉献爱心,快乐自己,帮助他人,值得。今后,还将继续每年组织2次集体献血,把无偿献血活动坚持下去。(王立军)
校对:杨旭
责编:杨东溟
1、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。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北国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北国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